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高效菌酶制剂秸秆饲料化新技术

  • 发布时间: 2023-07-04
预算 1000万
基本信息
地区:保定市惠阳街369号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12号楼西单元4层东侧
需求方:保定市隆元达生物科技有有限公司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
需求背景

高效菌酶制剂秸秆饲料化新技术在循环农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秸秆饲料不仅可以节约粮食、降低养殖业成本还可以使农民增收和达到减少焚烧保护环境保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正进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阶段,青储饲料作为生物饲料的代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市场所认可,但是由于制作青储饲料限制条件多,秸秆饲料化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研究发展高效菌酶制剂秸秆饲料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调查统计,2022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9.77亿吨,其中稻草为2.2亿吨,麦杆为1.75亿吨;玉米杆为3.4亿吨;棉杆为2100万吨;油料杆为4200万吨;豆类杆为3600万吨;薯类杆为2200万吨。河北是全国主要粮食产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随意抛弃、焚烧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各地出台制定了禁止焚烧秸秆的各种规定及法规,近年来,焚烧现象暂时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从根本上难以奏效,原因是秸秆的价值无法更好利用,农民为了种地,无奈之下只能偷偷焚烧废弃,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已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些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确实也建设了一些利用秸秆的大型项目,例如造纸、能源发电、生物质燃料使用等。从目前看只是相对利用了一部分,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没有从根本上直接受益或受益的不多,对秸秆的开发利用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秸秆饲料化是解决秸秆问题的最佳方式。那么研究发展高效菌酶制剂秸秆饲料化新技术对我国循环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中,2022年年度目标,建设300个秸秆利用重点县、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秸秆收储运体系不断健全,秸秆利用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秸秆产业化利用结构更加优化,秸秆饲用转化和清洁能源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秸秆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径不断拓宽。重点任务中着重推进秸秆变饲料养畜,减少粮食消耗。推进生物菌剂、酶制剂、饲料加工机械等应用,加快秸秆青(黄)贮、颗粒、膨化、微贮等技术产业化,促进秸秆饲料转化增值,提升秸秆在种养循环中的纽带作用,壮大秸秆养畜产业。


难题描述

秸秆综合利用是国家农业农村部重点支持发展的项目,秸秆饲料化又是重点实施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秸秆种类繁多,目前秸秆饲料化以生物技术发展最为有效,其中高效菌种和饲料用酶的协同技术最为先进,本项目旨在开发出高效快速的菌酶生物制剂发酵秸秆制作生物饲料。

秸秆原料分为:玉米秸秆,东北和华北原料来源最为丰富,2022年玉米秸秆产量约3.4亿吨。小麦秸秆,华北原料来源最为丰富,2022年玉米秸秆产量约为1.75亿吨稻草秸秆,2022年全国稻草产量约为2.2亿吨;其他秸秆,2022年全国其他秸秆资源2.42亿吨。



菌酶分为:丁酸梭菌,丁酸梭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生成营养物质、防治肠炎等良好的益生特性。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在动物体内合成多种酶类物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从而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减缓应激。抑制致病菌。调节肠道平衡,建立肠道内优势有益菌群,调整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酵母菌,酵母菌具有调节肠道平衡、促进饲料转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良好的益生特性。β-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能够有效降解植物细胞壁,打破物理屏障,促进细胞壁内营养物质的释放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增进动物健康降低食糜粘度,提高消化酶活性。


纤维素酶:复合酶主要用于破坏植物细胞壁从而达到释放植物营养有利用动物肠道消化吸收作用。


技术目标

反刍动物、单胃动物,基本实现高效菌酶制剂制作的秸秆生物饲料要求能代替20%的粮食饲料


菌酶总量指标,基本实现高效菌酶制剂制含量要求1000亿/升以上;


生物饲料生产线并配备质检中心,实验室及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可以满足年产30000吨秸秆生物饲料的生产线;


建设有发酵中试车间1个,基本实现能够满足30000吨秸秆生物饲料的高效菌酶制剂生产。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