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装配式超低能耗预制混凝土建筑技术研发
从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城乡建设领域一直是我国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我国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超过50%。
近年来,我国将建筑设计标准从80年代的节能30%,逐步提升到了如今的65%,但节能设计标准仅覆盖了公共建筑和城镇建筑,忽略了农村自建房领域。在不少乡村地区,大部分自建房仍旧以现浇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方式、砖混+钢筋为主要结构,建造过程中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同时缺乏专业设计、专业施工队伍和施工指导,加上建筑材料鱼龙混杂,导致这些建筑出现居住体验差、能源消耗高、使用费用高、建筑寿命短等一系列问题,给乡村环境和资源保护带来很大的压力,更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居住体验的需求。因此,发展乡村绿色建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装配式被动房作为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的典型代表,做到了从建造过程到使用过程的节能环保,其建造方式具有的诸多优点更加能够满足农村住房发展的各项需求。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采用专业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工厂化生产,结构体系能满足抗震和抗台风的要求,质量和安全性能更为可靠;由于构件可标准化大量生产,在施工现场仅需简单装配,减少了湿作业,缩短了工期;施工过程中可减少物料浪费和建筑垃圾,更加环保;围护结构-墙板和屋面板等可采用外保温或内保温等多种形式,同时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冬季不用暖气,夏季不用空调,可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以农民生活生产需求为标准进行设计,空间布局合理,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性能;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风貌或特色等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让美丽乡村富有地域特色。考虑到农房建设存在的缺点及充分发挥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在乡村发展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正契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及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的要求。
在农村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居住环境差等,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农民对住宅的刚性需求。
保定市顺安方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装配式超低能耗预制混凝土建筑技术作为新的研发方向,以村镇住宅为目标,对结构性能和连接方式进行优化,使之达到安全稳固、材料节约、快速装配、绿色节能等技术要求,但是由于企业缺乏科研团队和科研条件,无法攻克装配式与被动式相结合技术,如,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从预制部品集成性、安全适用性、保温及气密性、生产制作的可行性等四个板块进行整合,同时对部品间接口进行标准化通用化设计;对装配式外围护保温结构进行热巧模拟优化设计;对装配式外墙拼缝的气密性、防水性进行优化处理,解决目前外保温易脱落、外墙冷桥气密性差、施工难度大、工业化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装配式房屋采用被动式设计理念,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结构体系
混凝土、装配式
抗震能力
标准设防类、烈度不低于7度
抗风能力
B类粗糙度、基本风压
气密性
N50≤1.0
室内温度
夏季≤26℃
冬季≥18℃
室内湿度
夏季≤60%
冬季≥30%
门窗总传热系数
K≤1.2 W/(㎡·K)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0.3W/(㎡·K)
屋面平均传热系数
地面平均传热系数
≤0.45W/(㎡·K)
请填写以下信息
联系人:
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