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中有机农药残留 无害化处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用量大。农药的使用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由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地充分认识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快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然而如何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中有机农药残留成为制约其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例如,吡虫啉、莠去津、苯醚甲环唑等有机农药在生产过程中用量极大,而且稳定性强,难以通过常规方法降解。因此开展长残效有机农药残留高效降解研究,对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根据我国农药生产和使用现状,结合我省农药的使用特点,重点针对使用量很大的大宗农药品种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磺酰脲、酰胺类类除草剂,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此外,对莠去津、吡虫啉等多种难降解有机农药开展高效降解技术研究,优化出高效率、低成本、对多种农药普适的农药残留降解方案。
2.立足于本公司现有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体系及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条件优化,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废水处理质量,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实现废水净化后循环使用。
3.进行农药包装废弃物中有机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检测技术研究,构建农药包装无害化处理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农药包装实现绿色安全二次利用。
4.构建废物、废水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防止废物、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从事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环境修复领域研究。揭榜者应具有主持国家级相关课题研究经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支撑,能够提出相应研究方案并迅速进行专项研究。
2.从事污水处理工艺相关领域研究。揭榜者应具备成熟的污水处理经验,并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能够根据本公司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强化污水处理效果与效率。
3.具有农药残留检测相关领域研究基础。揭榜者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及先进的、高灵敏的检测手段,并具备相应资质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实现对农药包装表面有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请填写以下信息
联系人:
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