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优质早熟杏新品种筛选及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研究

  • 发布时间: 2024-12-06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地区: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蒲上乡辛庄村
需求方:保定玉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领域
现代农业
需求背景

河北省是我国杏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居第2位。顺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境内京昆高速、荣乌高速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相连,交通便利。顺平县杏树栽培面积约3.6万亩,产量约2.4万吨,所产红杏以质量优,产量高而闻名全国,是我国重要的红杏优质产区之一。杏具有多样化、优质化、时令化、营养化和采摘化的特点,正好与消费者的需求相一致。杏是高效果树,具有早果性强,产量高,栽培管理容易的特点,是农民增收和增效的理想选择,为振兴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杏在果品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各地市不断形成新发展区域。早熟杏初上市时,正值水果淡季,每公斤可达10元以上,效益可观,因此杏产业也逐渐发展为一些地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观赏农业、城郊农业、休闲采摘农业的兴起,在果品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红杏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

顺平县杏栽培品种老旧且成熟期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熟,鲜果供应期短。栽培品种以金太阳、串枝红为主,主要用来加工果脯、罐头等,鲜食品质欠佳;单一品种面积过大,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影响了果农种植的积极性;部分鲜食杏品种耐贮运性差,不宜长距离运输,导致销售不畅。因此,在顺平县发展早熟杏新品种迫在眉睫。

新品种的应用推广需要优质苗木的供应,然而,该产业现在也面临一些问题:(1)品种杂乱:多数苗企受利益驱动盲目炒作品种,导致品种名目繁多,跟风经营,但不一定适合当地种植;(2)质量不稳定: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标准,杏树苗木质量波动较大;(3)市场信息不对称:许多果农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导致种植的品种与市场需求不符,造成经济损失。


难题描述

(一)早熟杏新品种筛选

1.早熟鲜食杏品种引进

引进国内外适宜鲜食的杏新品种(优系),在试验园区对引进品种进行大树高接。

2.大树高接换新技术研究

以确保嫁接成效,尽快恢复产量为目的,在20余年树龄的老杏树上进行高接换新,采用劈接、插皮接、腹接、舌接等4种方法进行改接,选出成活率最高且省工省力、树势恢复较快的方式。

3.早熟鲜食杏品种筛选

通过对引进的品种进行全生育期调查,明确不同品种的生长表现(抗寒性、抗旱性、丰产性、果实品质等),筛选适宜当地发展的早熟鲜食杏品种。

(二)杏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研究

1.苗圃建立

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苗圃,考虑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规划苗圃布局,合理划分区域,便于管理和操作。

2.育苗技术标准化

制定标准化的育苗流程和技术规范,确保苗木生长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加强育苗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和营养管理,提高苗木质量。

3.苗木质量评估

建立苗木质量评估体系,对苗木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抗逆性等进行综合评估。筛选优质苗木进行繁育和推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目标

1.引进国内外适宜鲜食的杏新品种(优系)10个。

2.筛选适宜当地发展的早熟鲜食杏品种1-2个。

3.杏树大树高接换新技术1套。

4.杏苗木标准化繁育技术规范1套。

5.建立标准化杏苗木繁育基地1个,面积10亩。

6.技术培训300人次。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