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保证粮食安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落实跨区作业人员“即采即走即追”防疫闭环管理、免收跨区作业农机具和运输车辆通行费等政策措施。建立跨区作业服务站、农机维修应急救援网络,做好服务保障。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伍,提供代收代种服务。区、乡农业农村部门公布“三夏”生产服务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解决问题。分解落实夏播面积到乡、到村、到具体地块、到生产主体,抢时抢墒播种,确保秋粮面积只增不减。各级农技部门下沉基层做好秋粮生产的技术指导。落实中央涉农救灾资金,完成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配合区财政发放一次性种粮补贴和2022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卫健委负责)
二、支持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加快农用地流转进程,大力推动规模化经营。出台《莲池区关于加快土地流转扶持规模化经营促进都市农业发展工作方案》对流转农用地50亩以上发展设施种植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企业和个人,区财政给予相应的土地流转费用的资金扶持,化解主城区土地流转费用较高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参考先进县市区模式,研究制定“四位一体”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粮食种植方案,支持整村农用地入股,加快土地规模化流转。(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负责)
三、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发展。支持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企业加入产业联盟,做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由7家增长到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家)。鼓励支持市级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负责)
四、积极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积极支持辖区内涉农企业申报太行山创新驿站和博士农场等项目,并为项目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对成功创建太行山创新驿站和博士农场的企业主体,每个奖补1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金融局、区科技局、区科协负责)
五、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支持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积极申报创建市级和市级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对成功创建的园区适当予以补贴。支持辖区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对符合申报市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创建条件的予以大力支持,对成功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家庭农场的主体适当予以补贴。(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六、加强产销对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支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给予适当补贴。(区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强化金融创新服务。梳理农业企业融资需求,组织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协调解决融资难问题。推行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一站式”、便携式、综合性服务,有效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支持开展设施农业保险,减少农户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市农业农村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八、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结合我区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城郊优势,委托河北农大编制莲池区 “一带三区多节点”都市农业空间发展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同时,借鉴四川土地整理和土地挂牌上市的经验以及我省宁晋县“四位一体”模式和定兴县“土地流转+中化map模式”,统筹使用农用地、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解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乡村振兴莲池新样板。(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局、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