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九条政策措施

分类:工作报道 2767次浏览 22-09-29

一、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对2022年新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新认定的‘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省级新认定的小徽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予以支持。(区工信局、区财政局负责)

二、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建设。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开展企业上云培训对接和咨询诊断活动,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2022年推进50家企业上云。〔区工信局,各乡镇街道、莲池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负责〕

三、创新金融服务。聚焦“专精特新”“智改数转”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一对一对接,分类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创设“智改数转贷”“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区金融监管局、区工信局负责)

四、保障企业连续稳定生产。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鼓励项目按照行业标准积极开展绩效评级。做为激励条件,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规定时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分级分区管理、正面清单部门协商和动态调整机制,扩大正面清单企业纳入范围,采取差异化管理,坚决杜绝“一刀切”。〔区工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科技局,各乡镇街道、莲池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负责〕

五、助力企业货运保畅。加强对职能部门一线业务人员的培训,及时准确掌握、落实货运车辆疫情管控通行政策,严防“一刀切”劝返和“层层加码”等问题。依托“运证通”APP办理通行证,坚持能发尽发、应发尽发,实行全程线上无接触办理,做到即接即办、日申日结。(区公安分局、区发改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负责)

六、持续优化涉企管理服务。推动涉企事项“一网通办”、“一网通查”,优化办理程序,推广“免申即享”“无纸申报”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通过非现场执法方式开展执法监管、管理和服务,利用在线监控、分表计电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除上级移交推送问题、信访举报核实等情形外,一般不对企业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扰、无据不查。〔区行政审批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街道、莲池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负责〕

七、助力企业清偿账款。全面排查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拖欠中小微企业工程、货物、服务等账款,建立欠款台账、制定清偿计划、加大清欠力度,做到应还尽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区工信局、区财政局负责〕

八、开展企业家进机关活动。建立政企互动长效机制,定期邀请一批企业家走进机关,开展“双向互动”活动,让企业了解政府部门机构设置、服务职能,向企业家宣传解读政策,“面对面”交流、“零距离”解难,畅通服务企业渠道,构建新时代“亲”“清”政商关系。〔区工信局、区直有关部门负责〕

九、开展为企业办实事行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分包走访每家企业,了解企业困难,搞好专项服务,为每家企业至少解决一项困难。〔区工信局,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莲池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