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九条政策措施

分类:工作报道 次浏览 22-09-29

一、全面减免市场主体费用

认真落实省、市相关政策,结合莲池区实际,配合市级相关部门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全面配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配合市级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持续做好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收费的清理规范,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政府定价和经营者价格收费行为,价格主管部门要对当前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并按计划和政策要求逐步取消。(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网信办、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

二、落实小微企业房屋租金减免政策

阶段性免除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对我区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3个月租金。对2022年租期分属不同承租人的,根据不同承租人实际租期按比例减免。对于转租、分租上述房屋的,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减租政策有效传导至实际承租人。(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工信局)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减免房屋租金的出租人,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责任单位:区税务局、区财政局)

四、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的支持力度

配合市级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加强辖区内重点货运企业跟踪保障,提供优先运力支持、优先发放通行证、优先检测等“一条龙”服务。做好相关税务政策宣传解读,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拨付工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工信局、区税务局、区财政局)

五、全面做好“三夏”防疫服务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三夏”工作。落实来保返保“三夏”人员经纪人(领车人)承诺制,严格落实“谁邀请、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尽量回避健康码异常或有弹窗提示人员跨区作业。由经纪人(领车人)提前告知来保返保“三夏”人员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入保时需提供7天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48小时报备。所有来保返保“三夏”人员入保时查验“两码一证”(行程码、健康码、核酸阴性证明)。在我区作业期间,每日进行测温和自我健康报告,每两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来保返保“三夏”人员实行“跨区作业证”制度,防止重复检疫,影响通行。为在本地开展作业的来保返保“三夏”人员核酸检测、收割作业、机具转场、食宿生活提供便利条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

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

加强政银企对接,及时了解金融机构稳经济、稳市场主体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持续开展好“百行联千企2.0”活动,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做好保定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多途径引导发动企业注册登陆,实现线上高效精准银企对接。做好“保定市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政策宣传,抓好惠企纾困政策落实。(责任单位:区金融监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直有关部门)

七、强化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加强协调对接,畅通周边货物运输,对冷链物流、生鲜产品、跨省物流加强防控,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疫情管控期间畅通交通的政策措施,简化通行证办理手续,做好接驳、检验检测、消杀等工作。加大对仓储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持力度,统筹我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争取省给予单个实施主体不超过设施投资总额3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并用好市级补助政策。加快建设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加大村级建设密度,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同农村商贸、电商服务站点等开展合作,建设“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综合服务站。鼓励企业探索共同配送模式。(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

八、科学设置防疫点保障货运通畅

全面取消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对来自或进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运车辆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对商贸流通行业申办货车通行证企业,依托“运证通”APP,做到能发尽发、应发尽发、即接即办、日申日结,实行线上无接触办理,快速通行。对没有“运证通”的货运车辆司乘人员落实“保畅码”管理,解决货运车辆进市难的问题,保障货运物资安全平稳运行,争取不发生一例投诉事件或恶性事件。(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工信局、区卫健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

九、持续推动疫情期间企业有序运行

坚持分区分级、科学精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管控措施,结合疫情形势,按照国家规定,适时做好风险等级动态调整。建立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制度,加强对接服务和日常生产监测调度。对“白名单”企业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帮扶方式,除恶意违法情况外,一律不得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完善正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保障疫情防控、国计民生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做到及时提出、及时纳入,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不限产、不停产,坚决杜绝“一刀切”。针对“白名单”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一策”制定政策服务包。(责任单位:区防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