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出台19条措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为全国地级市中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省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保定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围绕“7+18+N”产业体系,于近日出台了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样板的19条措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北京研发保定转化、雄安创新保定先行新格局,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引领区、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创新主体培育功能区和科技创新生态示范区,力争到2023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强化与北京创新资源的对接。瞄准北京重点产业和创新资源,建立与央企、京企对接合作机制,吸引一批子公司、重大科技工程、重点研发项目向保定转移布局,加快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产业链和大市场;建立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机制,争创国防科技先进技术成果京津冀转化中心;以承接北京医疗功能疏解为切入点,推动精准医疗、医疗外包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全力推动中国农大涿州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产,促进科技成果北京研发、保定转化;建立市“四大班子”联系院士机制,定期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科协以及清华、北大等创新“发动机”开展对接;每年谋划举办中科协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等高端论坛峰会,吸引一批创新人才在保落户,吸引一批科研机构“国家队”在保布局。
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节能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加强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衬底材料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保定高新数智谷”建设;构建氢能“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开展特定场景推广及示范应用,打造氢能产业创新高地;培育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加快推进北斗时空网、天启卫星物联网等建设,打造“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应用中心;加快节能门窗等关键产品研发制造,打造千亿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集群;支持新能源汽车领域建设“智能驾驶示范先行区”,谋划元宇宙地图生态;推进生物基材料、合成生物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发展,加快上游制糖技术应用和医用可降解材料的研发,落地一批秸秆制糖、配套乳酸和聚乳酸等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项目。
统筹布局创新平台建设。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化合作,共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在智能制造、新材料、都市农业等产业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65个、创新联合体达到3个;建设网上创新社区,推动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与社区管理融合联动,打造高效治理、高端服务的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计划,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到2025年新增2家、达到8家;谋划建设河北省新能源电力系统与电力装备实验室,依托河北农业大学谋划建设河北省食品实验室。2023年,培育建设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4家;到2025年,新建各类创新平台307家以上。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由企业牵头承担,布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重大专项成果和京津高水平成果;支持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中试熟化基地,开展中试熟化、测试认证服务、科技成果入驻熟化;在电力装备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打造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产品应用示范场景,推动新技术的首次应用、跨领域应用和集成示范。到2025年,在重点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10项以上。
此外,该市还在构筑环高校创新知识经济圈、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路径和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投入强度达到2.85%,引进培养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和20个创新团队。
文章来源:保定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