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一)

分类:热点头条 次浏览 23-04-14

激情奋进新征程 敢创敢为建新功

为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凝聚科技力量

----在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3年4月11日)

孙增军


微信图片_20230414163802.jpg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定新场景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和中国科协、河北省科协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担当领责、激情奋进、敢创敢为、勇于争先,为加快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凝聚科技力量


 33.png

七大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科协七大以来的16年,是全市科协事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16年。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祖国同心同行,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河北省科协的大力指导下,紧盯“五个走在前列”“两个新样板”目标要求,团结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创先争优、善谋实干,在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中取得了新成绩,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中开创了新局面,在推进科协事业快速发展中赢得了新主动,在疫情防控应急科普中做出了新贡献,办成了许多惠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广大科技型企业的好事实事,开创了科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2014年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2018年获批全国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试点城市,2021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全省唯一一家“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市科协七大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60项;中国科协领导38次莅临保定,河北省领导、省科协领导15次参会调研,给予了我们巨大政治关怀和精神鼓舞。2014年以来,与69家全国学会、2100余名院士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牵头成立全国学会工作站6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5家,创新创业平台(双创基地)5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5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建设稳健有力,位居全国前列,在2017年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作大会发言;与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研院所等100多个单位深入对接,112名特聘专家,600多位院士专家、长江学者、顶尖科学家与保定建立对接机制,落地项目82个,涉及资金200多亿元;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等50余场国家级品牌活动在保定高频次举办,科创保定纵深推进、全新突破。截止目前,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样板间建设平台显示,保定在全国动态排名稳居全国前三。69次冲上全国创新城市热搜榜。众多优质资源汇聚而来,保定市科协的人才资源优势和诸多机遇,正在加速变现,为加大科技支撑提供了新动能。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政治引领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将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年度系统会、市属学会理事长(秘书长)论坛、学会专题学习研讨会等100多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科协组织的重要指示,以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组建保定市科协党校,组建“走基层”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基层大宣讲”活动30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市属学会、驻保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宣讲活动50场,线上线下听众近8000人;开展“谈心、连心、暖心”活动100多场次,服务科技工作者近2万名;通过系列活动开展,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科协工作全过程,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开展强基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好务。科技工作者联系更加密切。牵亲情线,搭回乡桥,开展“保定籍院士回家乡”活动,与16名保定籍院士建立了持续联系;在涞源县建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20个县市区协调联动,每年举办活动100多场,建立了与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联系的体制机制。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措施更加有力。大力实施“人才托举”工程,我市科技工作者获国家级省级青年女科学家奖、创新争先奖、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奖、科普事业贡献奖、最美科技工作者、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人物等50多个奖项。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积极推动建家工作,以“家”为平台,开展“科技为民”等系列活动100多场;获批河北省科技工作者之家示范单位20个,开展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学术交流、参观展览等活动70多场,受益科技工作者3000多人;开展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通过科协网站、保定科协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科技工作者活动信息600多条;让科技工作者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三)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始终将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建统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党日、对标先进专题学习调研、致敬科技工作者等系列活动150多场;开展讲好科技工作者众心向党、勇攀科技高峰的典型事迹活动38场;紧盯末端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微腐败”等专项整治和作风大整顿活动,着力纠治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二、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科创保定风生水起
(一)两个“国家级试点城市”落户保定。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成功创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9年将中国科协作为保定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市领导亲自抓示范市建设,亲自带队与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最大限度引入科技成果、高端人才、科研机构,签署了一批协议,搭建了一批平台,达成了一批合作,落地了一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保定市科协高端引智“853”模式[1]在全国推广。保定创新驱动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采访报道“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晓龙书记、闫继红市长亲自拜访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玉卓书记表示:中国科协对保定的支持一如既往、源远流长;成立了以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海龙、市长闫继红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保定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方案》,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2-3次,党代会、市委全会、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安排部署。书记、市长亲自调度、听取工作汇报,主管市领导亲自安排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各项政策、人才和资金落实。助力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正在成为建设创新保定、人才保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两个“国家级水平大会”持续举办。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创办于2018年,由中国科协支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河北省科协、保定市政府共同主办,每年一次。由首届1位院士,10多位专家,发展到第五届14位院士、300多位专家。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大会规模、影响力递增明显,共吸引36位两院院士、600多名专家学者、80多家全国学会及科研机构和300余家科技型企业参与大会,签约项目达211个(其中有同光晶体、现代农业、北京儿童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广安门医院、天坛医院等一批项目已经落地保定),涉及资金206亿元。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已成为推动保定高质量发展的“提速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引擎”。省领导批示“请全省各地学习借鉴,立足优势、发挥特色,谋划实施更多活动载体、营造创新氛围,助力高质量发展。”党晓龙书记作出明确指示“主题不变、地点不变、时间适宜、永不落幕”。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创办于2021年,峰会缘起于第二届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两届峰会共汇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院士、300余名半导体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投资机构云集保定。半导体产业园和投资10多亿元的碳化硅项目在保定落地。市委市政府将举办情况专报省委省政府。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6位省领导作出批示。时任河北省长许勤批示,“很好!”第二届峰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9个,总投资达60亿元,同光晶体年产10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已经在涞源县投产;助力北大-中创宽禁带半导体联合实验室在保定揭牌,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团队入驻保定。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和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正在成为保定以会引智、以会引才的亮丽名片。
(三)五个“科学家活动品牌”全力塑造、纵深推进。“科学家活动月”氛围浓厚。制定了《科学家活动月活动实施方案》,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开展。活动开展两年来共举办战略咨询、学术交流、科技合作、连心联谊等活动11类20项,院士专家、党政领导、科技型企业对话对接、交流交友,建立了政府、企业、专家协调联动的朋友圈。保定特聘专家高频互动。出台《保定市特聘专家服务管理办法》,汇聚112名院士专家(其中,院士44名,专家68名),举办保定特聘专家北京座谈会,党书记、闫市长亲自为到会的13名院士专家颁发证书。“院士专家保定行”成果丰硕。院士专家保定行活动创办于2017年,5年来共组织30多位院士、200多位专家深入保定科技型企业、园区、县市区调研,与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座谈交流;与保定市共同举办高端论坛(研讨会)、科技成果推介会等80多场,受益企业上万家。“百家学会进保定”持续深化。实施《百家学会进保定三年行动计划》,共组织200多家全国学会、省级学会来保对接洽谈合作,深入企业和县市区,在徐水、清苑、高碑店、涿州等各个县市区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农产品产业升级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100多项。引才育才活动效果彰显。开展系列人才培养、引进活动200多场,鼓励支持科技人才在保定创新创业;举办“保定科技领军人才清华大学培训班”4期;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和五个工作站,建立保定海归创业联盟,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基地的实施意见》等配套产业、人才政策15项;举办“生命科学·绿色创新百人会”“大学创业世界杯河北赛区决赛”等20余项活动;市科协海智引才项目获河北省“人才强冀”工程一等奖,连续2年被省市人才办作为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四)四类创新创业平台稳步推进、做大做强。4个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成效明显。与全国学会共建了4个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学会联合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和地区产业”的新模式。9大服务团服务有力。组建了生命健康、汽车、电力智造、数据服务、文化旅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都市农业、军民两用技术和科创河北9个“科创中国”保定产业科技服务团。9大服务团均由全国学会牵头,汇聚16位院士、82位专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模式,接长手臂,延伸服务链条。6个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量身定制。组建军民两用技术、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技术、都市农业数字化、中医药数字化、临床医学研究和智慧医疗与健康产业等领域建立了6个科技创新平台,采用“点餐式”服务,开展定制定向服务、对接沟通合作、研讨合作模式等活动40多场,对企业转型升级、技术人才培养和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个数字平台服务高效迅捷。建设科创中国保定云数字平台,在深圳湾设立线下应用场景,2022年“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正式上线。与中国科协资源库实现双向对接,实现保定企业迅捷找到科学家、找到项目资源;科研院所迅捷找到合作伙伴、找到心仪的“试验田”,实现利益共享。截至目前平台入驻1903家企业,115名专家,246个机构,推广企业需求1074项、科技成果1394项。平台深入对接科技服务团8个,促成技术供需合作项目10项。
   (五)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动、全面深化。“一中心、四平台、五基地”多维发力。“一中心”是指:保定市科协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常态化发布“蓝白皮书”[2],实施“蓝白对接”[3];“四平台”是指: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促中心平台、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国兵工学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和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4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五基地”是指:建立了中国水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保定环保“智能环保联合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创新基地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试基地等5个中试基地。科创中国示范榜作用凸显。组织实施“科创中国”示范榜,连续两年发布《“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保定)建设项目榜单》,聚焦医、车、电、数、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都市型农业等七大领域,推介了一批先导技术、一批新锐企业、一批创新平台,深度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六)创新生态建设不断优化、落实落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4年创新驱动示范市以来,我市出台了100多项科技政策,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到94.5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由1.51%到2.54%,连续多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三、坚持改革创新,科协事业蓬勃发展
 2017年8月,保定市科协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地方科协深化改革工作试点单位,同时被确定为河北省科协深化改革试点单位。市科协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重大部署,“高位推动、清单管理、创新带动、整体推进、务求实效”为总体思路,制定印发《保定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增“三性”[4]、去“四化”[5],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成效得到中国科协、省科协的充分肯定。
(一)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全面开展、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果丰硕。全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实施“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方针,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5.28%提高到2023年的12.1%。“科普保定”品牌稳步推进。实施“科普两驿e”计划,依托50家太行山驿站,发挥全市科普e站的科普信息化作用,开展科技精准扶贫活动100多场,易县独乐乡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十佳示范点;实施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几个节点,举办科普大讲堂、科普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等活动200多场,发放科普书籍、画册、资料5万多册;实施科技志愿者行动,广泛发动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成立科技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共注册科技志愿者1350人,注册科技志愿服务队伍38个,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80场。科普阵地建设有序有力。持续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推进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和县市区科协科普组织建设;32家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省级科普惠民社区(村)50个;推进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特色科技馆22个,科普小镇20个;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70场次。青少年科技教育喜报频传。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和智能设计大赛等赛事100多场,积极参与相关国家级、省级赛事,获得一等奖480名,二等奖760名,三等奖820名,数量质量均居全省前列。组织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学影像节、科学调查体验、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等青少年科普活动200多场。
(二)学会改革纵深发展、稳步推进。学会改革成效明显。唤醒一批休眠型学会、帮扶一批潜力型学会、打造一批精品型学会、吸纳一批职能型学会、组建一批新业态型学会。规范学会组织管理,64家市属学会(团体会员)整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学会提素提能措施有力。精选优质学会成立学会联合体;发挥学会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支持学会开展高层次论坛、学会特色活动500多场;组织学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00多场;创办市属学会理事长(秘书长)论坛,组织活动4期;组织市属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开展“上引中联下沉”[6]活动45场,开展“学会高校助企赋能”行动30多场。
(三)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工作高端引领、扎实推进。智库建设支撑有力。发挥市科协密切联系中国科协、科研院所、全国学会优势,建立军民两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高端智库15个,汇聚院士专家200多名。组织智库专家开展科学家企业家座谈会,针对保定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231条,被市委市政府采纳100多条;撰写专业研究报告30多篇。报告论坛组织得力。围绕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了“智慧城市发展论坛”“农业、环境与生命健康院士论坛”等30多场品牌活动,300多位院士专家围绕数字时代的智慧城市、疾病防控与科技创新等开展专题报告、建言献策活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举办了“石保廊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高峰论坛”等10余项活动。课题研究聚焦聚力。组织市属学会、高校、企业科协和有关单位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和保定市科协深化改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组织“科技工作者我先行”“我为品质生活之城建言献策”等主题活动20场,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100多条;履行科协届委员参政议政职能,加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的建议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全会上发言。
(四)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应对有效新冠疫情期间,全市科协系统积极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动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市属学会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及时启动应急科普机制,建立纵向联动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科协网站及时发出声音,制作应急科普视频110期;印发应急科普画册、宣传资料2万份;号召学会迅速行动,开展科普宣传、心理咨询、捐款捐物、复工复产等各项活动200多场;组织5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各位代表、同志们!
 回顾七大以来的奋进历程,各级科协组织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基层组织活力进一步激发,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更加紧密,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特色更加鲜明,一些长期制约科协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得到破解,学会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改革获得感、组织归宿感显著增强,科协干部队伍精气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凝聚形成了市科协“五种精神”,即:善谋善干的进取精神,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精心精致的敬业精神,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科协省科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力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各级科协干部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科协党组,向市四大班子领导、省科协领导和社会各界,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向科协历届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工作和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对标科技工作者的新期待,科协组织“四服务”[7]能力和“三型”[8]组织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科普工作、活跃学术交流、激发基层活力、增强服务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科协深化改革还需要持续深化,增“三性”、去“四化”成果仍要巩固扩大,工作载体和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方法、务实的作风谋划改革、推动发展,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