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保定涞源:创新突破争先,跑出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度”

分类:热点头条 次浏览 23-11-27

一、聚焦产业发展,在兴产业、强支撑上跑出涞源改革“加速度”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2+1”县域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现代食品、新型绿色建材、文旅康养等传统主导产业发展。持续推动新材料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现代时尚智慧服饰、矿业及矿产品深加工、“冰雪+”、“新能源+”等县域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充分发挥开发区标准化科创园平台作用,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财税贡献度高的轻资产类项目,加快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二是加快推动实体经济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围绕承接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集中谋划实施了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全年共谋划实施86个重点项目,成功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4个,主动承接央企二三级子公司疏解,国电投300MW光伏制氢项目、华能涞源26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6.3亿元的驷乾新能源1G瓦光伏组件研发技术改造项目、誉柯高分子防水材料、氢阳制氢项目全速推进。

三是加快创优创新企业发展环境创建。充分发挥同光科技院士工作站、华中新歌科普示范基地、农业创新驿站等平台引领作用,加速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引导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申报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积极组织指导县内企业申报国科小、省科小,构建小型科技企业铺天盖地生动格局。

二、聚焦城市建设,在树形象、强品牌上跑出涞源改革“加速度”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既是发展需要,更是改革实践。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完成《涞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大纲编制,“一城三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沙河大街管廊、城区管网建设项目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朝阳路东延及迎宾大街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滨湖新区石门大街、同泉街道路建设、南环纬一路、南东环路市政管网建设、广泉大街至经济开发区道路提升工程、108国道绕城项目,“五纵五横”路网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提升城市形象。城区24条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及雨污分流治理,集中供热二、三次管线改造工程加速建设,2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732套棚户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涞源县先后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洁净城市、省级卫生县城。谋划实施阁院寺片区改造提升项目,充分利用阁院寺、兴文塔等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特色彰显、功能完善、活力十足的示范工程。

三是打造城市品牌。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旅游强县”独特标志场景为载体,积极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白石山景区获评国家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七山滑雪度假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重点推出“美丽草原我的家”“长城脚下是我家”“拒马河畔安新家”“白石山下安个家”四个特色板块,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共享小院”康养旅居新样板。

三、聚焦民生改善,在惠民生、暖民心上跑出涞源改革“加速度”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一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就业优先,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9人,三项指标均按照时限要求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100%以上。强力推进涞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职标准化、义务教育改薄提升、燕赵学校宿舍楼等项目建设。县医院综合内科楼及能力提升、妇幼保健院新建病房楼及附属配套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

二是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坚持以改革为驱动,持续聚焦社会保障服务领域改革。今年以来,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3万人,参保率97.4%,为6125名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61.25万元,对13094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继续保留100元缴费档次,为23050名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困难群体发放养老金3500余万元。

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涞源县在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社会治安防控领域改革,对工矿商贸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扎实推进“守夜”行动,将全县144家特种行业和26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分类管理,以点控线、以线保面。今年以来,全县刑事治安类、盗抢骗、电诈110警情分别同比下降45.18%、39.36%、45.36%。研究建立了“平安指数”排行榜制度,根据城区78个较大小区警情、发案、人口等数据,每季度发布“平安指数”排行榜,指导督促全县人民共同参与“平安涞源”创建活动。

四、聚焦机制创新,在强服务、提效能上跑出涞源改革“加速度”

坚持机制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

一是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早餐会”“万人助万企”等沟通交流机制,研究制定《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若干措施》《涞源县育商稳商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服务好市场主体,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二是持续推动改革向民生领域聚焦。持续推进坚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要求全县涉及民生的职能部门每月至少谋划开展一项“微改革”事项。扎实做好12345热线“接诉即办”,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大力推动“数字涞源”建设,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

三是不断推动深化改革机制创新。优化协同联动机制,充分落实县委深改委牵头抓总,县委改革办统筹协调,各专项小组领域负责,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及协同单位联动落实的工作链条。完善督察考核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创新宣传发动机制,传播改革声音,讲述改革故事,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贡献改革力量。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