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保定高阳:以创新为动力,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开启全面振兴新征程

分类:热点头条 次浏览 23-11-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高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开启全面振兴新征程。

一、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培育乡村振兴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高阳县不断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抓好农村土地改革。以土地托管项目为突破口,结合基层党组织领办经济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托管经营新模式,引导农业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争当“新时代小岗村”。我县蒲口镇恒道村和陶口店村共3467亩土地整村流转,实现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二是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推进净菜加工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建设中央大厨房,当好面向京津、雄安的优质“菜篮子”。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三是抓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我县纺织、农机配件、电器电料等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以建设“微园区”农村产业基地为突破口,集约集聚农村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完善基础设施,提供要素保障,打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平台。

二、强化人居环境提升,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强化“以宜居论英雄”理念,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保护乡村生态,改善乡村风貌,建设和美乡村。一是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高质量推进厕所改造,解决农村黑水治理问题;持续治理农村纳污坑塘,打造坑塘“微景观”,变“污点”为“亮点”;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村收、乡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模式,确保生活垃圾随产随清。二是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以村庄为“点”、以交通要道为“线”、以镇街为“面”,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巩固“五清三建一改”成果,维护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建设、评比活动,引导农村住宅建设,体现北方民居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做到节能环保、品质提升。三是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千兆光网、5G网络、智慧物流与县城互联互通,全方位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聚天下英才而用,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是培育乡村本土人才。以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人员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职业认证、定向扶持和社会保障,强化政策激励,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能示范、强带动的乡村产业领军人才队伍。我县成立以纺织企业年轻负责人为成员的“高阳县新生代数字创新发展联盟”,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二是吸引返乡下乡人才。以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休职工等为重点,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返乡人员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事业。我县西演镇苏果庄村在外大学生返乡种植羊肚菌,村党支部指导其成立合作社、申请助农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开创地方“搭台”,人才“唱戏”新局面。三是强化县、校、企合作。深入与广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专业协会对接合作,实现人才链、产业链、信息链、创新链有机融合,鼓励建立市级以上农业科研项目,持续深化“博士农场”建设。5月9日,我县举办“院地合作、联合赋能、共建高阳产学研创高质量发展新场景”集中授牌仪式,政府合作类授牌22个,企业合作类11个。

四、增强文化软实力,凝聚乡村振兴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明要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文明乡村。一是抓好乡村教育引导。宣传弘扬“互谅互让”“和为贵、孝为先”“见讼败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理念,通过优秀文化耳濡目染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管理群众、服务群众。我县小王果庄镇傅家营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建房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引导村民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村风,村级治理规范有序。二是发展特色民俗文化。紧紧围绕高阳特有的红色文化、产业文化、戏曲文化,整合染织技艺、北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具高阳魅力的乡风文明建设品牌。深入抓好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高蠡暴动纪念馆升级改造,打造“底蕴深厚、文脉传承、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承载地。三是建强乡村文化阵地。做好硬件软件一手抓,实现“乡风文明”。全面提高“两馆一站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有条件的村结合自身特色建好文化广场,全面提升村级文化服务水平。

五、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巩固乡村振兴之本

高阳县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健全完善群防群治、村民自治等社会治理举措,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建强村级党组织。建立健全村监会、村代会等各类组织,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把村“两委”干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是维护村级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反映诉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不断加强乡村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深挖严打隐藏在“两委”干部中的村霸,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水平,巩固基层政权。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