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碑店市碧空如洗,在奥润顺达集团,偌大的“黑灯”工厂不见工人,只有机器提示音的回响。
“‘黑灯’工厂又叫智慧化工厂,我们通过智慧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了关键工序的自动化,加工精度误差小于0.05mm,相当于头发丝的1/10,生产效率是传统单机的5到6倍,而能耗只有1/6。”奥润顺达集团生产总监杨树杰说,通过智能化生产制造,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工艺技术升级,为双碳目标的有序落实发挥重要作用。
奥润顺达的节能探索,只是保定众多民营企业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探索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当前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地位不可替代、作用不可或缺。
且看一组数据:
2023年,保定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1.7%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税收收入、86.3%的新增就业。未来目标更加宏伟:到2024年,保定市民营企业营收将突破10000亿元,增速6.5%以上。
我市民营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的扎实实践。
近年来,保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部署,锚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抓手,探索向新逐“绿”的发展样本。
政策加码,
培育民营经济成长“沃土”
政策是资源、是导向,更是力量。好政策一旦“落地生金”,必将释放源源动力。
保定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地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不断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生长”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从政策层面坚持“大调”转向“微调”、从“规模”转向“精准”,针对性出台《关于支持关爱民营企业家若干政策措施》《保定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支持政策》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形成了“1+11+1”政策体系……一系列“政策套餐”,给全市民营企业扎根保定吃了一颗“定心丸”。
来自政策的“护航”远不止于此。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保定将持续做足政策、资金、人才、公共服务等全方位要素支撑,为企业绿色创造提供最强助力。
首先,进一步做优政策支持利用“网络媒体+部门网站+窗口”,筑牢“互联网+”政策宣传解读阵地。其次,培育优质企业。大力实施“做强龙头骨干、做优专精特新、做大中小企业”三项计划,按照“四个路径”,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壮大”,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助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企业的感知最敏锐、最深刻。
我市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方式,构筑“亲”“清”政商新生态。通过“三帮三找”“政企早餐会”“益赋行动”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以“一业一证”改革、“一件事”集成服务、“一体化综合监管”等“三个一”改革突破为牵引,带动全链条审批、监管、服务整体优化提升,带动保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迭代升级。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来自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保定共计减税降费51.9亿元,发放稳企稳岗基金担保贷款19.2亿元,帮助企业周转贷款4.3亿元,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技改、省数字化车间等各类奖补资金5000多万元。
产业带动,
引领民营经济发展“风向标”
随着高达40多米的卷帘门缓缓升起,一台长17米、高18米,总重超550吨的庞然大物出现在人们眼前。6月5日,在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变电气”)总装车间里,为河北雄安新区雄安站研制生产的特高压变压器进入试验阶段。
雄安(北京西)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保变电气共承制该工程6台1000千伏变压器。项目建成后,将为京津冀地区持续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和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
保定是中国输变电和新能源高端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85%以上,形成“风、光、氢、储、输”的完整产业链和优势产业布局,有各类企业6000多家,年营收超1200亿元。
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向新向质发展,是保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行动、推动民营经济集群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围绕“7+20+N”,保定绘制完成18个重点产业链,构建“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应用市场+政策支撑”完整产业链,产业布局多点开花: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链上企业499家,集群产值超千亿元;逐渐形成以中关村、深圳园、大王店为核心的数字产业园区布局;打造出乐凯新材料、英利智慧光伏、中关村数字经济、深圳湾数据服务等高端数字产业园区,吸引国信优易、科大讯飞、百度、京东、小米、阿里、华为等众多头部企业落地。
创新驱动,
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引擎”
走进定兴县河北智同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同生物”)的冻干粉针车间,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全自动生产线精准而高效地运行着,原料药产出后投入到制剂生产线上,通过配制、灌装、冻干等工序产出一只只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I)……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I)是智同生物的拳头产品,是临床安全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品。
“原研产品是奥地利进口,我们投入建设经费1.2亿元、科研经费2000万元,组建研发团队。历时五年,攻克了生产工艺难题,共申请批准38项专利,实现产业化生产。”研发往事让智同生物董事、副总经理李金红依然历历在目。
以创新驱动发展,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全省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保定紧紧抓住技术创新这一“牛鼻子”,频频落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赢得市场。
——持续建设创新平台。深化与中科院、中科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端创新资源深度合作,构建起以重点实验室为引领、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为支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专精特新”培育全面起势。积极构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种子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逐级发展的梯度培育格局。
——“数字赋能”强势破局。建立数字化转型“1中心+1平台+1资源池”,搭建保定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和保定企业数字化赋能公共服务云平台,组织实施启动“千企上云”系列活动,推动企业上云800余家。
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日益壮大的民营经济,正展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保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力。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