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清苑区在抢抓麦收的同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收储一体化作业,秸秆变废为宝,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同时,成就新的绿色循环农业。
6月12日,在清苑区阳城镇秸秆回收仓储点,笔者看到,一辆辆装载着六七吨回收秸秆的运输车陆续进场,一捆捆打包好的麦秸被整齐地码放在地上,这些秸秆将用于养殖、生物质发电等领域。三丰牧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福君介绍:“收储的秸秆分两大类,一种是品相差的这个,湿、杂质多,把它燃料化利用;一种是品相好的,秸秆发黄的,把它饲料化运用,大概这3000余吨估计在两三个月把它处理清。除了大量收购小麦秸秆,我们还在种瓜大镇,比如东闾镇和张登镇设置许多瓜秧收储点,预计在‘三夏’期间,共收储小麦秸秆7000余吨,西瓜秧4000余吨。”
随着秸秆回收的宣传普及,该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积极响应。据仓储点负责人介绍,刚刚进场的3车秸秆全部是来自阳城镇曹庄村。
记者来到曹庄村,看到田间地头到处一派丰收景象。收割机、捡拾机、打捆机、装载车、运输车齐上阵,从小麦收割到秸秆回收的各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曹庄村党支部书记崔文雪说:“原来村民自己找收割机收麦,秸秆不回收,今年由公司从收割到秸秆儿回收一条龙负责,这样的话,村民还少花20元,秸秆回收之后,对下茬玉米能够减少病虫害,还能防止火灾发生。今年秸秆回收比原计划多回收了2000多亩,预计明年村民会更加支持这项工作。”
近年来,清苑区积极为秸秆焚烧及综合利用找出路、谋创新,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该区依托三丰牧草制品有限公司,示范推广秸秆“打捆收获+回收利用”运行模式,使废弃秸秆向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转变,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化发展。
来源:保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