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曲阳县委政法委驻邸村镇李家庄村工作队:扎根7载,“产业+”铺就致富路

分类:科创头条 次浏览 25-02-21

2月18日,曲阳县邸村镇李家庄村红娟纺织品加工厂车间,几十名工人正在缝制、剪线。

“我们厂50多名工人,其中吸纳本村脱贫劳动力10多人,去年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发放了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补贴7000元。”企业负责人张红娟说。

自2018年3月,曲阳县委政法委派驻邸村镇李家庄村工作队已历经7个春秋。7年间,驻村工作队先后派驻了3名第一书记和7名工作队员。他们扎根基层,为民办实事,先后于2020年、2021年、2023年迎接省后评估检查,2024年又代表河北省迎接国家后评估检查,获得高度评价。特别是2024年,驻村第一书记许顺好被国家考核组誉为“村情最熟,思路最清,驻村最扎实”的驻村干部,队员李重阳、田达也得到肯定。

“李家庄村常住村民576户,其中脱贫户169户400人,村里有红娟加工厂、洪利达服装厂、过舞关服装厂三家小型加工厂。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国家是有补贴的。吸纳人数5人以上,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半年以上且工资达到2000元/月,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许顺好驻李家庄村工作近4年,吃住在村每个月不少于20天,他走访了全村所有住户,对每家每户情况了如指掌,更是将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奖补政策宣传、落实到位,取得显著成效。他说,“我们落实政策激励用工单位向脱贫劳动力倾斜,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便利,解决年龄在40至60岁的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有长期工,有日零工,岁数小的从事流水线工作,年长的在厂子里从事一些剪线头的零工,估计每年能够给农户增加收入共计300万元。”

为鼓励村民发展产业,工作队积极落实到户产业奖补政策。去年,李家庄村12户养羊户、1户种植户获得了到户产业奖补,奖补资金共计3.12万元。为鼓励村民自力更生,提高家庭收入,工作队积极落实就业奖补政策,去年已有28人按规领取了补贴合计2.03万元。还有一次性交通补助29人1.92万元、小额贷款6户22.5万元等,这些政策落实有效激发了李家庄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低保脱贫户张明勋因腿脚不便,不能外出打工,工作队帮其联系银行贷款3万元,政府补贴利息,购置了农机具。张明勋通过经营农机具增加收入,补贴家用。他对工作队的帮助非常感激。

打工是村民重要的增收途径。工作队非常重视就业帮扶工作,经常在村内微信群推送招工信息,同时和邻镇羊平雕刻小镇的雕刻企业积极对接,推送就业岗位给青壮年劳动力。

工作队还结合村里“逮鸡”传统产业优势,对接市场需求,做大做强。

“‘逮鸡’就是肉鸡出栏,需要晚上工作,用工量大。目前,李家庄村有‘逮鸡’团队9组,从业者达400余人,工作地点涉及北京、石家庄、衡水、沧州、张家口等地。我们和村两委定期召集行业组织者开会,宣讲安全作业政策,谋划发展路径,有效搭建信息平台。”许顺好介绍说,“按日均工资300元左右,每月人均工作20天计算,人均月收入可达6000元。这个行业帮助全村群众年增收达2400万元。”

此外,驻村工作队还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提升村庄治理水平。他们联系法律顾问到村宣讲法律,开展国家安全、网络文明等宣讲活动,提高村民安全意识。同时,工作队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民办实事,筹资发放生活物资、协调义诊、落实燃气补贴等,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保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