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首衡打造“航母级”产业集群

分类:热点头条 次浏览 25-02-25

“直航、靠泊、通关、接卸、发运……车厘子、蓝莓等南美洲水果,3个多小时就能从天津港直达首衡高碑店市场。”日前,首衡高碑店市场商户郝晋峰说,“进入市场后,不到两个小时,京津冀市民就能够尝到来自大洋彼岸的鲜美水果。”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了鲜活农产品一小时流通圈。首衡高碑店市场作为协同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承接平台之一,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扩容、创新、提质把产业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京津冀,特别是保障了北京、雄安新区等特大城市群的农副产品供应绝对安全,真正实现了双向协同、多方共赢,行稳致远。

产业航母——区域农产品流通的“加速器”

位于高碑店市的首衡高碑店市场,是京冀两地政府共同谋划、高位推动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河北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产业疏解首批落地并成功运营的产业集群项目。

2月20日,春节过后的燕赵大地万物复苏。凌晨5时开始,首衡高碑店市场内,复工复产的商户进入紧张忙碌的状态,铆足干劲忙订单、跑市场。上万吨果蔬从这里运出,送上北方人的餐桌。

这座运营着果蔬、干副、冻品、食品加工等多个业态、400多个品类的农产品市场区位优势明显,68公里北至北京,112公里东达天津,30公里南抵雄安,可轻松实现南北中转、全国辐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凭借区位优势,首衡高碑店市场先后承接了北京7200多家外迁企业,吸引数万名外来人员在高碑店“安家落户”。但在首衡集团看来,承接产业转移只是协同发展的第一步,对于如何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首衡人有着更深的理解、更长远的追求。

“协同发展不是单向的外迁和承接,而是要通过迁移把产业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从而更好地保障首都、保障雄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本质就是把区域内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土地资源、物流资源等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重新优化配置,从而发挥1+1>2的效果。我们相信,这样的协同发展才更有活力,更可持续。”首衡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魏树俭说。

为此,首衡集团搭建一流的发展环境,全面承接北京外迁产业。从配套基础设施到便捷服务,再到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从子女就学到买房落户,首衡集团积极谋划、稳步发展,构建了完善的食品商贸流通产业生态,千方百计帮助外迁商户们把事业越做越大。

商户孙楠落户高碑店市场四年,将哈密瓜品类做到全国前三,年销量增长15倍;商户王刚入驻高碑店市场后生意越做越大,蒙古国每年40%的果蔬都由他负责供应,成为名副其实的“果蔬大王”;商户刘宝峰在高碑店市场成为全国闻名的“榴莲大王”,“小宝哥”品牌在线上线下渠道广受欢迎……

随着商户们事业发展,首衡高碑店市场也快速从行业“后来者”跻身为“领航者”。经过近十年发展,市场现有8700余家经销商和企业入驻经营,辐射北京、天津、内蒙、山东、新疆等13个省、市、自治区,服务保障超过4亿人口。每天近万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进出首衡市场,货丰价稳、购销两旺。

从2021年起,首衡高碑店市场已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农批市场百强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果蔬交易额1410亿元,交易量1910万吨,均实现显著增长。

保供基地——京津冀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

在产业发展、交易繁荣的基础上,首衡集团始终不忘初心,全力做好民生保供,成为守护首都北京等特大城市运行安全和亿万百姓餐桌安全的“绿色护城河”。

2020年6月,面对突发事件,首衡高碑店市场全力组织供应,确保了首都北京农副产品供应数量充足、价格稳定、品质安全,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保供铁军”。2020—2022三年间,累计为京津冀地区输送应急保供农产品875余万吨,托稳了整个京津冀的“菜篮子” “果盘子” “肉案子”。

2024年,面对近十年来较为严重的蔬菜价格上浮,首衡高碑店市场依托智慧化系统决策,组建产地对接小组到青海等产区对接货源,拓宽供货渠道,加快扩展水叶菜种植,鼓励商户积极组织调运应季蔬菜进京,通过系列措施,确保蔬菜供应的稳定性和充足性,平抑了蔬菜价格涨势。

为进一步做好京津冀地区的应急物资保供工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能力,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首衡集团在2024年投资新建了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项目,通过“平急两用”的运营模式,可以确保京津冀地区全体居民7天以上应急生活物资充足供应、价格稳定。一期园区已于2024年12月12日正式启动运营,吸引了近3000家商户入驻,其中很多是从北京等地新迁入的商户。

集群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

化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为经济优势。以首衡高碑店市场为代表的疏解平台,正在以产业集群项目式发展,通过产业协同、就业带动、商贸流通等多方面的努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市场通过产业协同,成功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的协作链条,已经日渐清晰。”魏树俭介绍,2024年,市场与河北、天津等地共建标准化种植基地200多万亩,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同时也带动了数万农户增收。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有交易就有就业。据首衡高碑店市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天仅在市场内参与交易活动的人,就近10万人。除去直接就业,市场间接带动物流、包装、餐饮等相关行业就业20万人,为区域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此外,首衡集团深入开展京津冀十万电商精英培训,11期2300名学员结业毕业,电商数字人直播中心投入运营,市场新增注册电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475家,有效推动了区域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北方最大的商贸流通综合体,市场不仅将京津冀地区的“人相连”“业相聚”,其强大的商贸流通能力也促进了区域商品的流通和交换,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来源:保定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