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保定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阶段,也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省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为大力提升保定市的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创新驱动型示范城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国家、河北省和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市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1.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时期,我市以高端引领和创新驱动为导向,强化“开放、高端、创新、统筹、效率”的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实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重点领域初显跨越发展态势,取得了光伏、风电、智能中国、装备制造、新材料、半导体照明、生物制药、农业优种选育等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科技研发活动的产出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改善。我市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升到全省第2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7%,授权量年均增长31%;9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30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5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增加到10.4万人,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 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产品研发项目,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等保定市特色产业,编制了一批产业技术路线图,为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保定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企业33.3%,科技创新在支撑我市高精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3. 科技资源总量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研发投入显著增加,2015年达到52.3亿元,是2010年的2.8倍。保定市共拥有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156家。其中产业研究院4家,工程技术中心124家,重点实验室28家,企业技术中心62家,工程实验室15家。保定市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6家,在孵企业313家。保定市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发展成为具有三个孵化基地,占地150亩,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200多家的规模化科技服务实体。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1家。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有力促进了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4. 科技创业平台逐步完善。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方面,以规划面积307平方公里的白洋淀科技城为标志性的建设对象,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重要创业平台。以新投入使用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代表,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逐步建成中关村“飞地经济”示范园和引领保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科技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和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50万元到100万元的财政补助。规划建设了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融资平台,鼓励发明创造和重大成果转化,完善了我市科技创业平台建设。
5. 科技创新环境显著优化。保定市紧密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了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保定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校合作建设‘保定中关村’的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创新的八条措施》、《保定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政府层面加大了企业创新扶持培育力度,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加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全社会关注科技、参与创新的意识普遍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显著优化。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保定科技创新发展跨入新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 科技创新加速融合渗透趋势日益深化。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设备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催生产业变革、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推动力,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孕育着重大机会,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方位、高速度的创新时代。保定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2.创新驱动战略深入落实,科技创新面临重大机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科技创新的地位与责任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近两年来,国家着力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密集出台了一批创新政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举国抓创新体制机制的加快形成,为我市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科技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市创新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成果丰硕。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区域,汇集了全国1/4以上的高等院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以上的两院院士、1/4的留学人员。三地科技投入高,研发资源丰富。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使得京津冀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独特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框架下,我市与中央国家机关、知名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方面的合作,为我市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4. 保定市迈入全面创新和引领式创新时代。
保定坚持高举自主创新旗帜,正由技术追赶型的跟随式创新向质量引领式全面创新迈进,形成了创新发展的保定特色。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矛盾,肩负创造新业绩、增创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的新使命,保定必须强化危机意识,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牢固树立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打破束缚、迎难而上,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上勇当排头兵,全面为打通京津冀科技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做出积极贡献。
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握“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主基调,以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为方向,切实发挥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主体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引领创新驱动,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造就双创人才队伍,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科技创新质量实现大跨越,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2.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保定市经济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环首都的区位优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国内外特别是与京津的科技合作,聚集高层次创新资源,带动我市创新资源的优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坚持突破先进技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推进先进科技成果向传统产业的转移和面向市场的商业化应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努力攻克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支撑重点产业振兴和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坚持科技惠及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使科技进步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人才为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位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培育、引进和聚集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带领科技创新向世界一流和高端迈向。
“十三五”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形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创新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6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增长至2.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万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究开发经费达到当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 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学和技术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聚集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企业200家,各类孵化器达到20家,孵化面积累计100万平方米,持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达80个。院士工作站达到30家,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300家,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县域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各类产业重点开发、引进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新技术)达到150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值占地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4%。
——科技创新更加惠及民生。社会公益领域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适应民生改善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发展,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提升。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0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30个,30家省级众创空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0个,区域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到20个。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管理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有效落实,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以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为主线,以打造战略性标志性协同创新平台为重点,着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共创,全方位构建支撑协同创新的适合保定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积极推进保定创新改革试验
按照京津冀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部署,推进保定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点围绕增强四个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能力、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新兴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对创新资源要素的聚集能力),积极推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机制、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促进京津冀创新资源流动和共享、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政策等重点领域改革。抢抓“石保廊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的机遇,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激发创新新的动力和活力,优化创新资源,激发创业热情,强化人才支撑,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十三五”时期,我市的重大机遇是协同发展,我市将变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我们将抢抓机遇,着力推进京津保协同创新,加强科技成果孵化和中试基地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制度,将保定市建设成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
京津冀三地共建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建立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和交易服务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内的转化和产业化。把握京津冀功能布局调整、产业链重构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契机,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着力推动产业体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对接,理顺产业发展链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循环、低碳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承接平台建设方面,将加快白洋淀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中关村丰台园满城分园、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等承接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以“双子座”项目为切入点,以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能源、创新创业服务等高端项目落户为依托,逐步将我市打造成为集研发孵化、总部办公、创新服务、商务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点。加快建设京津保创新创业大街和中关村创新基地、保定1898咖啡馆、保定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双创”项目。
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发展新模式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科技等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实施创新驱动,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
重点开展优良新品种选育和示范,加大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强主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转化及产业化等重大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重点支持:农林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创新挖掘一批具有高产、抗病虫、优质、节水抗旱、耐盐碱、矮杆、抗除草剂、有特殊营养价值等一种或多种性状组合的种质资源;加强细胞工程育种、分子育种、一年多代快速育种等育种技术的创新;重点选育以高产、节水、抗逆、优质为主要目标的粮食新品种,以高产、优质、抗病虫为主要目标的棉花新品种,以优质、专用、抗病为主要目标的果蔬新品种,对主要畜禽水产新品种进行引进、改良与选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与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围绕提高粮棉油作物产量,开展不同生态类型区农作物节水丰产高效和产后减损增效、粮棉油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增值转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围绕推进蔬菜产业上档升级,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结构优化、高效栽培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研制生产和提供新型服务产品,推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结合,提高我市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预期目标: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农作物新品种,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突破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完善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在线快速检测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积极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功能,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结合保定产业基础,瞄准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低碳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
1. 汽车及零部件
重点支持:经济型SUV、高端皮卡、微型卡车,提升先进发动机、变速器、轮毂、底盘、汽车电子等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建设为契机,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重点支持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及专用车研发,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轻量化车身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预期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汽车产业发明专利50项,突破汽车制造高新核心技术30项,形成一支面向智能化、数字化的高新科技汽车制造人才队伍。
2. 新能源
重点支持:以光伏行业、风电行业、储能行业制造为重点,加强硅材料提纯、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制备、分立式光热发电技术配套产品、风电整机、叶片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大型控制器和逆变器、储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系统集成、并网运行等新兴能源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智能输变电高技术设备改造传统能源产业;鼓励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等,进行科技创新研究。
预期目标:到2020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关键性技术15项以上,发明专利授权50件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新能源产业,全面提升保定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创造能力。
3. 高端装备制造
重点支持: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电磁线、继电保护等产品的开发,打造中国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高性能数控金属切削与成型机床、柔性智能生产线、多轴联动加工中心、静压自动造型线、自硬砂铸造自动生产线等产品。增强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和系统方案提供能力,推进精密传感器、3D打印机、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装置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水平提升。
预期目标: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智能化、数字化融合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制造取得明显进展。突破核心关键共性技术15项以上,形成新产品和新技术50项以上,形成一批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产业集群。
4. 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支持:大数据处理及云计算关键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和集成创新,力争在软硬件产品开发上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推动形成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技术体系。支持智能手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开发。发展自主可控的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制造业核心软件关键技术、工业软件安全技术。
预期目标:到“十三五”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0件,形成10个有影响的技术创新团队。
5. 新材料
重点支持:支持和发展以影像记录材料、印刷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及涂层材料等产品体系感光材料;以高强度、大尺寸、低缺陷、高性能和低成本为主攻方向的电子级多晶硅、大尺寸单晶硅等半导体新材料,顺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趋势,重点发展碳化硅单晶及外延材料。开发高纯石墨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航空刹车片、绿色新型耐火材料等产品的碳素材料;培育壮大碳纤维、石墨烯、高性能纤维、特种功能材料、防腐新材料、纳米金属材料、高温结构材料、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等产业规模,加强对新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预期目标:到2020年,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达到20项,发明专利授权50件,新产品20个;初步创立适应新型材料工业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一批新材料优势企业。
6. 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支持:在节能方面,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燃气灶、生物质炉具、节能门窗以及新型水性节能建筑涂料、LED照明设备、LED光源及远程控制系统、节能电机、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等新技术、新产品;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重点开发垃圾发电新技术、废弃物造纸以及余热余压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等,“电子废物”、垃圾回收利用等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工业废气回收治理技术、危废物品处理技术和生物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重点加大烟气脱硫除尘、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的研发。
预期目标:到2020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利用与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10项以上,发明专利授权30件以上;加快实验室和研发平台建设,新建2-3个新能源环保实验室。
7. 生物及医药产业
重点支持:重点发展中药材优质种源的繁育及规范化种养殖、新型中药饮片炮制、现代中药、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基因工程药物、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计划生育药具、新型给药技术及药物新剂型、功能性食品、保健生活用品、生物材料及产品、医疗器械及关键零部件等。建立生物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加工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促进保定市生物产业快速发展。
预期目标:到2020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共性技术15项,发明专利授权50件,建立10个医疗科技创新团队。
(三)扶持现代服务业
以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品质化为方向,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为重点,利用“互联网+”催生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把服务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重点支持: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与业态,推进科技服务业信息化工程,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模式、业态、组织创新,促进文化强市建设;利用“互联网+”等创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多手段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实施智慧物流,推进商贸流通提档升级;积极促进智慧产业在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渗透和融合,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旅游和智慧公共管理。
预期目标:到2020年,培育一批品牌服务企业,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技术支撑的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应用创新和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按照国家、省、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创新驱动、聚焦高端、承接北京、协同发展”的主线,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积极培育生物技术药物、新型诊断试剂、及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产业;大力培育康复保健、生物医用材料和基于药物研发的服务外包产业。
重点支持:在健康制造领域,重点是新药物及制剂辅料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剂型升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优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在医疗领域,加强临床再评价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包括名优药物的药效机制、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再评价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检测、诊断仪器和临床应用的新材料技术研发;在生物制药领域,支持企业开发和培育对预防、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神经类疾病等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新生物药、蛋白及多肽药物、抗体药物和新型疫苗;在健康服务领域,加强“互联网+”与高端医疗器械相结合的技术及产品研发,推进老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预防、诊治及康复研究。
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技术中心10个以上,推出国家一类新药 1-2个,积极承接北京生物医药科研成果,实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扩大企业技术创新主体
以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结构做优为目标,通过提供定制化的基础服务、发展服务和延伸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协同化、创新化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扩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更多创新企业的建立及发展。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领军型创新人才,提高知识产权建设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释放科教创新资源,构建新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研发,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政府创新决策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企业出题、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组织实施模式,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项目组织机制,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积极落实针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各类科技经费、税收优惠、荣誉奖励等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积极投入、先行投入、持续投入地开展创新活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券制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各类创新服务。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推动建立健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科技创新在考核中的比重,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
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发展新理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要求,我市积极对接京津高端资源,以产业融合推动转型升级,以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为目标,以白洋淀科技城为抓手,加快核心区建设,吸引重大高端项目入驻,全力打造京津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试点示范区、面向世界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高端引领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着力构建“一城两带四区”空间格局,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 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的优势,借力协同创新,进一步吸纳京津科技创新成果,将保定建设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创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京津冀新的增长极。
1. 推进白洋淀科技城的建设
大力发展白洋淀科技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重大突破,提高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配套加工能力,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
高标定位、密切配合、凝聚合力,秉承“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一体、智慧高端”的理念,把科技城打造成“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智慧新城、生态新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突出科技,高端规划,注重生态,紧紧依托保定市高校集中、高铁交通和白洋淀生态品牌优势,科学谋划科技城建设,突出高端发展,注重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打造融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新城,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引爆点,力争把白洋淀科技城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和先行先试平台。着眼体现整体性、统一性、总览性,在 “一城五园”的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园”的发展大格局,以“多园”作为科技城的拓展区,与科技城形成区位互补、政策共享、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将安新白洋淀园区申报国家级农业园区纳入白洋淀科技城的综合发展规划,推动科技城核心区基础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构建承接首都科技资源、高端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对接国际高精尖技术和产业,参照台湾新竹工业园建设思路,借鉴美国硅谷、中关村等发展经验,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的区域协调创新增长极。
2. 京津冀科技合作
将保定.中关村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先行示范区。执行中关村科技园统一的服务理念和标准要求,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落实重点项目服务全程代理制,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孵化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承载地。以优势资源互补为原则,围绕“引领创新、服务创业”主题,开展创新创业顶层设计规划、创新金融平台、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创新政策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平台等服务,不断深化创新理念,拓展创新模式,聚集创新资源,共同打造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活协同一体的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实现高起点、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
(3)加快京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构建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平台。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与中关村及京津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着力打造吸纳京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桥头堡。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研发、中试、信息服务等功能,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生根。
(二)产业聚集区升级工程
1. 省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建设
鼓励和引导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及其它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挥其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作用,引导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新技术园区,人才政策创新首先在我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先行先试,推动并支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率先落实各项人才配套政策,人才专项资金和人才项目安排等方面优先向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倾斜,鼓励支持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让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工作;支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研发园,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引进和集聚国内外一流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鼓励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一定面积用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中心建设,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中心的税收优惠、绩效奖励等政策,扶持科技创业;鼓励支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抓好一两个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家以上。
2. 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建设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县域经济对标行动,对标先进、对接高端。实现县域经济的争先进位、提速赶超。发挥县域特色产业优势,打造电商产业基地,实现集聚发展。围绕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县域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引导各县(市)区根据区位发展优势和特点,整合创新要素,集中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创新型产业园区,加快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县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差异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格局。以产业聚集性强、产业链清晰、配套完备,在国内、省内具备一定实力和特色的产业集群为重点,支持集群、园区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做大做强科技园区,争取更多的园区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省级园区,提升集群和园区的科技实力。到2020年争取国家、省级特色基地、园区10家。
(三)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创新精神,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瞄准产业发展急需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充分挖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潜力,围绕保定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及后备力量。
(四)努力塑造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
发挥保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等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加强应用技术研究,着力突破一批新一代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核心和共性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积极引进北京中关村可借鉴的政策和模式,并与河北省、北京市的一些银行、新兴的科技金融机构进行了有效对接,推动了保定科技创新基金的组建。随着保定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落成,中关村发展集团的金融理念模式和资源将更快汇聚到保定。中国技术交易所、京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融智空间等技术平台都已顺利落户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创新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以保定国家高新区(白洋淀科技城)为龙头,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高地、京津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聚集区。塑造保定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
(五)推进军民深度整合发展
坚持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平战结合,促进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加强军地在科技、产业、人才、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统筹发展。探索建立军民整合项目资金保障机制,加快军工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加快军民通用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军民两全发展工程,在新材料、新技术、网络空间等领域联合研发一批重大项目,打造军民两全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大众创业新活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推动我市创客活动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全力支持保定市营造统一透明、规范有序的创业环境,完善财税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形成一批内容丰富、成本低廉、开源共享的软件硬件资源;汇聚一批思想活跃、创意丰富的创客人才;营造一种创客教育普及深入,创客精神发扬光大的城市文化氛围;形成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灵活、政策完善的创客服务体系。
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强化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间的合作,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强科技创新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完善创客空间新型孵化模式,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努力构建“众创空间”平台,鼓励支持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到2020年,全市众创空间达100家,面向创客发展需求,拓展创客空间,夯实创客发展基础,完善创客发展生态链,把我市打造成交流广泛、活动集聚、资源丰富、成果众多、创业活跃的国际创客中心。建成一批低成本、开放式、便利化的创客空间载体。
促进我市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由财政投入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不断建设。培育发展创新服务机构,为创业者开展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专业化服务。完善保定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保定市各区县“创业会客厅”,组织有关部门入驻中心集中办公,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多证联办、政策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科技金融等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平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汇聚多方资源,推动产、学、研、商交流合作,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创业为纽带,以创业项目孵化、中小企业扶持、投资融资对接、管理咨询与培训等基本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园,进而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
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发展新气象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科技部门以项目管理为主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和环境建设转变,以各部门各自为政向分工合作、闭环管理转变,改革经费拨付方式,加快从竞争性项目支持为主向科研基地预算稳定支持为主转变,建立科技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切实发挥好组织协调、统筹规划,推进重点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符合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交融支持、稳定投入与竞争支持互补、绩效挂钩的科技投入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服务事业单位转制,开展市场化经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等创新导向机制,健全上下游通畅、产学研金结合的创新和转化体系,形成以重点科研基地为骨干、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探索性研究为生力军、竞争协同机制为纽带的科研开发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服务企业,积极支持合伙制科技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有序放开科技服务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科技服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各类科技服务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按照《保定市科技金融合作资金及合作贷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引导科技金融服务业聚集发展,选择条件成熟地区建设若干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区,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创新,鼓励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供全方位化、专业化、个性的金融服务,建立科技支行,强化银行对科技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科技与金融的资源配置,规范和加强科技金融合作专项贷款项目管理,保证重点项目和实施成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起步难、融资难等问题。
依托市场资源,建设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网,打造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大平台”。支持发展科技金融风险评估、信用担保等,建立融资征信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科技贷款风险补偿。
以“定位中小企业、支持民营经济,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与保定经济共同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最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保定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服务等,为规范和加强科技金融合作专项贷款项目管理,保证重点项目和实施成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1.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国家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分类考核评价。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建立产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调整机制,完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机制。
2. 完善培养吸引人才机制。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创新人才薪酬、岗位管理制度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健全创新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制度,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之间人才合理流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完善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到我市工作的激励机制,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在我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给予资金等支持。
3.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我市科技奖励改革,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提高重点产业和企业主体科研成果获奖比例,优化奖种设置,增设产业技术创新奖。探索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股权和期权激励。
九、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市政府负责本规划的组织领导,市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本规划。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各自特色,强化本部门科技发展部署,统筹全市科技服务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部署重大任务,提出科技服务业发展产业规划、专项政策、规范制度。各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出发,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组织第三方有计划、分阶段地对规划实施进度、任务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创新发展进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对规划的任务部署进行及时、必要的修订,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开展创新指数评价,建立以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环境等指标为重点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数,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建立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整合科技资源与利用好京津科技资源相结合,实现创新资源配置和共享。强化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领域之间、学科之间的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建立市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协调管理机制。
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通报和年度评估制度,有计划、分阶段地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重点抓好中期评估和年度评估,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根据未来发展环境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情况及时修订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