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用于水下施工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布时间: 2023-02-16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同济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材料及其应用
成果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施工的3D打印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水泥100,矿粉0‑60,粉煤灰0‑30,硅灰0‑20,减水剂0.1‑3,抗分散剂0.1‑5,粘结剂0.2‑5,引气剂0.005‑0.5,保塑剂0.01‑25,淀粉醚0‑0.5,调凝剂0.01‑0.5,膨胀剂0.1‑10,早强剂0.1‑10,纤维0.01‑0.5;细骨料50‑300,粗骨料0‑4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水下打印施工时,具有良好的可建造性、抗分散性、耐久性等优点,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堆积性能、打印出的建筑物不坍塌且力学性能良好。

应用范围

3D打印建筑技术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利用适应于3D打印的建筑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筑建筑物的技术。相比于传统建筑技术,3D打印建筑技术具有一系列显著优势:施工速度快、无需模板,劳动力需求量少,降低了建筑成本;打印精度高,可根据数字模型文件打印复杂建筑,从而实现建筑制造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可取代建筑工人打印传统上难于施工甚至无法施工的建筑;绿色、低碳、环保,能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且打印过程中能有效地利用建筑材料,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前景分析

采用粉状胶凝材料和骨料组成,所述的粉状胶凝材料由水泥、活性掺合料、减水剂、早强剂、调凝剂、膨胀剂、粘结剂、引气剂、保塑剂、憎水剂、淀粉醚、粉末填料和纤维组成,该3D打印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可建造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该材料在水中抗分散性能较差,只适用于陆上施工,在水下施工时会坍塌,因而必须对现有材料组成进行改进,以适应3D打印材料在水下施工的需求。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杨钱荣

  • 联系电话:

    18017237838

  •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材料学院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