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粗糙度界定方法

  • 发布时间: 2023-03-10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石家庄铁道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先进制造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粗糙度界定方法,计算公式为:R=1+RS,其中R为粗糙度,RS为扩面度,所述扩面度RS由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的实际面积AS和基础表面的几何面积AG计算得到: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实际面积AS的测定是本发明得以实施的关键,选取若干几何规则形状表面并采用3D扫描仪进行扫描,将所得3D图像导入3D-Max后,获取实际面积AS并最终得到粗糙度R。本发明简单易懂、实用性强,能够更精准地测量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的粗糙度,以更好地评价土与构筑物基础表面的相互作用机制。

应用范围

寒区的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所受的冻胀力是冻土与基础表面相互作用力,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基础表面粗糙度又是切向冻胀力有别于法向、水平冻胀力特有的影响因素,也是土面作用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切向冻胀力影响极大。因此,对于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粗糙度的准确评定十分必要。译

[0003] 然而,现有的对于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粗糙度的定量评价,不同学者及研究人员所采用的标准并不一致。译

[0004] (1)采用接触面齿形峰谷距分别定义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粗糙度;译

[0005] (2)采用取样长度等于砂土平均粒径时的最大峰谷距定义基础表面的粗糙度,粗糙度与砂土平均粒径之比定义接触面的相对粗糙度;译

[0006] (3)将粗糙表面的凹凸曲线与基准线围成的面积总和与基准线长度之比作为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定义,该方法实际是基于灌砂法。译

[0007] 以上三种粗糙度的定义各有依据,但总体上用于室内试验研究较为方便,而对于实际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具有纹路走势复杂、表面缺陷分布随机以及取样不便等特点,上述方法的现场实践性不足。


前景分析

 本发明以土面与结构接触面作用的关键词“接触面”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工程构筑物基础表面粗糙度界定方法,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室内试验研究,对于现场工程构筑物表面的粗糙度界定与测定应用也是十分方便,同时也为工程构筑物基础设计领域的粗糙度界定方法体系增加新内容。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王天亮

  •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石家庄铁道大学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