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可吸收固定袢

  • 发布时间: 2023-03-31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成果描述

一种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可吸收固定袢,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其技术方案是:固定袢的两端为平行相对的固定平板,固定袢的中间为向上的拱起,拱起由压板和弧形板组成,压板为平板,两个弧形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压板的两端,在固定袢两端的固定平板上分别有穿线孔,固定袢的材质为可吸收材料。本发明可以使骨折面贴合更加紧密,有利于愈合;本发明可在体内完全降解吸收,避免了术后关节腔内异物留存的风险,解决了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难题;本发明可提供最佳化硬度,降低了术后内固定断裂的风险。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极好,能够使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的治疗获得最佳化的预后疗效。

应用范围

随着精准医疗和微创理念的推广普及,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后髁撕脱骨折,临床上所选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不可吸收线或钢丝行套扎韧带止点连接部或撕脱骨块,即关节镜下撕脱骨折套扎固定术。然而此种手术治疗方法存在的严重不足之处是:为了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固有张力,牵拉线需要拉紧,牵引线收紧后压迫韧带,对韧带产生隔断或切割作用,造成韧带止点连接部的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骨折愈合不良,或造成撕脱骨折块的切割而破坏复位后的骨质连续性。

前景分析

本发明的固定袢的中部采用拱起设计,拱起覆盖在骨折块的表面,不仅具有可将拉应力转换成压应力的优势,同时可以消除造成骨折块微动的“跷跷板”现象,使得骨折块与胫骨创面不论在伸直固定位或屈伸活动时,均获得优于现有的袢钢板的固定,使骨折面贴合更加紧密,拱起亦可避免固定袢两端磨损关节软骨的风险;本发明的固定袢材质为磷酸三钙和聚乳酸合成材料,可提供了最佳化的吸收性和强度,并且可在体内完全降解吸收,避免了术后关节腔内异物留存的风险,解决了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难题;本发明的磷酸三钙和聚乳酸合成材料可提供最佳化硬度,降低了术后内固定断裂的风险,同时其完全降解吸收时限为24个月,远远超过骨折固定愈合时间,能够满足作为骨折内固定的固定需求。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许宏涛

  •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自强路139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