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我国进一步阐述了“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突破12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与随机性的特点,若大规模高比例地接入电力系统,将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安全稳定问题。储能装置的采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随机性问题,广泛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因此,突破规模化电力储能关键技术,有效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已是国内外诸多研究人员的探索方向。飞轮储能具有瞬间功率大、循环寿命长、运行损耗低、环境友好、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点,作为目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电力储能技术之一,早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例如飞轮储能在混合动力汽车、铁路、风力发电系统、混合发电系统等领域的应用。飞轮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损耗与轴承密切关联。轴承可分为机械轴承和磁悬浮轴承两大类,其中机械轴承成本低、结构简单,但是其摩擦损耗大、寿命短。磁悬浮轴承由于没有接触,高速运转时无摩擦损耗,节能效果提高。所以研究基于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手段。
联系方式
李经理
19933576696
请填写以下信息
联系人:
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