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一种铜渣中有价组元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

  • 发布时间: 2023-06-16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河北工程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绿色化工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渣中有价组元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属于冶金领域,超重力分离金属铜。本发明能够使铜渣中的铜、铁资源得到有效分离,同时产生的尾渣得到了循环利用,提高了铜、铁品位和收得率,实现了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兼顾“资源+能源”生态化特色,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节能减排、零污染的优点。

应用范围

 目前生产铜的工艺主要是火法冶炼,其产量约占世界铜产量的80%,我国更是高达97%。火法冶炼1吨铜将产出2.2吨铜渣,我国每年的铜渣产量高达1500万吨,全国堆存量超过3亿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占用土地污染环境。铜渣成分中为TFe:30%~50%、Fe3O4:3~20%、SiO2:34~40%、Cu:0.5~2.1%、CaO≤10%、Al2O3≤10%,其中铁、铜的含量达到甚至超过我国铁矿石、铜矿石的可采品位,具有较高开发潜力与回收利用价值。

 目前,对铜渣中铜、铁的回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火法贫化法、化学浸出法、还原熔炼法及选矿法。铜渣的结构和组成十分不利于选矿和浸出等处理,由于铜渣中的铁主要分布在橄榄石和磁性氧化铁两相中,可选的磁性氧化铁矿物含量少,且二者互相嵌布,粒度较小,使得磁选过程很难进行,传统选矿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要求的条件苛刻,所得铁精矿因产率低、含硅量高、质量差而无法使用,目前铜渣中铜的利用率不到12%,铁利用率不足1%,大量的铜渣由于难以有效利用而堆存在渣场,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同时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亟待开展一种铜渣中铜、铁资源回收利用的新技术研究,充分回收铜渣中的铁、铜资源,既有利于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和谐铜冶炼企业,为企业铜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前景分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渣中有价组元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能够使铜渣中的铜、铁资源得到有效分离,同时产生的尾渣得到了循环利用,提高了铜、铁品位和收得率,实现了铜渣资源的综合利用,兼顾“资源+能源”生态化特色,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节能减排、零污染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超重力技术分离铜渣中的金属铜。利用超重力来强化各相间传递与微观混合,提高金属铜相反应速率和分离效果,将金属铜从熔渣中选择性分离出来。铜渣中铁主要赋存于橄榄石与磁铁矿(Fe2SiO4、Fe3O4)中,铜主要赋存于铜锍颗粒(Cu2S-FeS的固溶体)中。金属Cu、Fe和熔渣密度存在差异,铜的氧化物在1100~1200℃还原生成金属铜,且铜的密度为8.9g/cm3,熔点为1083℃;铁的氧化物在1500℃以上被还原成金属铁,且铁的密度约为7.86g/cm3,熔点约为1530℃;熔渣密度为2.5~3.5g/cm3。在铜渣熔融态(铜渣温度为1100~1200℃)时置于空气中保温,将Cu2S氧化成Cu2O或CuO,氧化结束后加入还原剂(低硫煤粉),控制还原温度,基于选择性还原熔渣中Cu预先被还原出来,并引入超重力技术将金属Cu与熔渣分离,通过限定分离金属铜时超重系数为500~600,温度为1100~1200℃,分离时间为20~30分钟,获得了品位较高的金属铜,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黄伟军

  •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光明南大街199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