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GBP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产量中的应用

  • 发布时间: 2025-03-20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河北师范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GBP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从野生型水稻日本晴中克隆到GBP基因,并获得GBP基因突变的水稻gbp突变体,与野生型日本晴相比,gbp突变体根系萎缩,根长变短,单株分蘖数、种子数和产量均有所降低,然后构建了超表达载体pMDC32‑35S::GBP,并将超表达载体pMDC32‑35S::GBP转入野生型水稻日本晴中,得到T3代转GBP水稻纯合株系。通过实验证明:和野生型日本晴相比,T3代转GBP水稻纯合株系OE8、OE10和OE13根系更加发达,单株分蘖数、种子数和产量均高于野生型日本晴Nip。证明GBP在水稻根系生长以及产量生产方面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应用范围

随着人口数目的持续增加、耕地大面积的缩水和盐渍化以及淡水资源的短缺问题的加剧,使得环境胁迫更加严峻,这样就势必影响全球的农业生产(Rosegrant and Cline,2003)。而高等植物本身植根于土壤之中,几乎无自主性移动能力,主要依赖根从土壤中吸收养料和水分来维持生活周期。而且根的发育直接受各种环境因子的炮轰,因此对作物根系发育的研究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并且在多细胞植物的胚后发育过程中,幼苗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末端出现两类干细胞群即茎顶端分生组织(SAM)和根分生组织(RM),这些干细胞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分裂,其子细胞除了自我更新外也作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来源,维持了植物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

前景分析

本发明首先从野生型水稻日本晴中上克隆到GBP基因,然后获得了GBP基因突变的水稻gbp突变体,并且发现和野生型日本晴Nip相比,gbp突变体根系萎缩,单株分蘖数、种子数和产量均有所降低,最后构建了超表达载体pMDC32-35S::GBP,并将超表达载体pMDC32-35S::GBP转入野生型水稻日本晴中,得到T3代转GBP水稻纯合株系。通过实验证明:和野生型Nip相比,T3代转GBP水稻纯合株系OE8、OE10和OE13根系更加发达,单株分蘖数、种子数和产量均高于野生型Nip。证明GBP在水稻根系生长以及产量生产方面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汤文强

  •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