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保定云
首页
需求大厅
成果大厅
科技服务团
专家人才
品牌活动
技术转移
科技普及
科创视野
关于我们
数据中心

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

  • 发布时间: 2025-04-10
预算 双方协商
基本信息
成果方:华北理工大学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成果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小鼠进行预处理,分离颈前肌群并暴露气管;步骤2:用无齿镊将小鼠舌头轻轻拉出口外,用20g钝针头经口咽前壁,直视下插入气管约2-3cm;步骤3:用注射器快速注入所述气管内50μL SiO2悬液后,移去注射器,将针头与呼吸机连接,通气10-30s;步骤4:当小鼠正常呼吸恢复时,移除所述呼吸机,继续观察呼吸正常时,拔出针头;步骤5:缝合皮肤,并进行后期护理和观察。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较高程度的模拟了人类的染尘过程,并且具有小鼠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应用范围

1.基础医学机制研究:该改良建模方法适用于研究矽肺发病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活化、肺纤维化形成等分子机制,通过精确控制二氧化硅暴露剂量和时间,可建立高度模拟人类疾病进程的动物模型。

2.药物临床前评价:为抗肺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的疗效测试提供标准化实验平台,模型稳定的病理特征和重复性有助于提高新药筛选的可靠性。

3.职业防护研究:可用于评估矿工、石材加工人员等职业暴露群体的防护措施(如口罩过滤效率、阻尘剂效果),通过模型对比验证防护装备的生物学有效性。

前景分析

本发明通过预处理小鼠使气管暴露,直视下经口气管内插管滴注SiO2悬液,确保悬液进入气管和肺内,这是模型成功的前提条件;再通过建立呼吸机辅助,通过高潮气量促使SiO2颗粒在两侧肺部均匀分布,并保持气道不受阻塞,使肺部的病理变化更接近于矽肺的自然特征,确保模型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其成功率高达98%;同时由于呼吸机的正压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小鼠出现异常呼吸时利用呼吸机及时抢救,大大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相比现有技术,死亡率为16%,确保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后续的组织学验证,观察到矽结节和纤维化病变的弥散性分布,更接近于雾化吸入法中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因此,本发明公开的制备小鼠矽肺模型的改良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较高程度的模拟了人类的染尘过程,并且小鼠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李树民

  • 联系电话:

    19932581836

  • 通讯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请填写以下信息

  • *

    联系人:

  • *

    手机号:

  • *

    单位名称:

  •  备注:

  • 取消 确定